化宋 第24节(1/3)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笑了笑,这才低声:“没什么,婢只是,只是刚刚想起来,那最常用,用得最多的金,是剪刀,且都是用后洗手,还是,是给产妇接生时所用。”

赵士程怔住了。

“婢以前有个弟弟,才生来没几日,就去了,那产婆就是用着一把生锈的剪刀,剪断了阿弟的脐带。”山低声说着,“娘亲没能生男孩,在家里过得一直都不好,他们说,生孩,是女的鬼门关,原来,竟是这个原由么……”

“山,别难过了。”赵士程伸手拉着她的手,“以后我们一起去告诉别人,接生要洗手、洗剪刀,好不好?”

嗯了一声,用力:“谢谢公。”

这时,旁边的陈大夫突然:“那公,能不能算我一个,我是大夫,听的人会多一些。”

赵士程当然同意。

彦崇当然不能让山抢了风,立刻在一边:“那大夫你可以写本书,到时把这个宣扬去,我来付书费。”

赵士程说好啊。

旁边突然有人:“可否算老夫一个?”

赵士程正要,却猛然抬,对上一个面貌慈祥,甚是文雅的老人,对他温和的微笑。

第34章 神一样的队友

宗泽来密州已经三个月了。

这些日, 足够他走遍密州治的每个城镇,知大致的土地状况,还有民生民苦。

夫人的山林面积虽大, 但相比整个密州的土地, 还是显得稀少, 她并不能影响到密州的民生。

这些日, 宗泽一直在考虑如何治理密州才能改变这里蝗旱替成灾的局面, 王洋那日改田为林的意见给了他很大动, 但他并没有接受。

王洋毕竟年轻, 不知轻重,他并不清楚, 贫富对农人来说,并不重要,从古自今,农人最重要的都是粮, 而非钱财。

将贫田改为蜡园, 看似能赚些钱财,可万一粮价上涨、万一蜡烛滞销、万一遇到灾害,那对这些贫苦的人家而言, 都是灭之灾。

他这些日已经过清,十四万人家里,七万余是无田无地, 只能租田地的客,一个普通的五之家,有地十亩, 七亩麦, 三亩桑, 三成收获要给主家,剩的收,将将可以吃饱,却是一分结余也不会有。

他给王洋说清这些考虑后,王洋却并未放弃,而是带他来了这七里坡。

这里没有田地,全是初的蜡园,却生得甚是繁茂,小小村落依山而建,远远便能看到升起的白烟。

宗泽不惧晒人烈日,站在一树还无法遮人的蜡树之,观看着树上的细小虫,还有那盛开的一串串小白

“这女贞也是一味草药,平,味甘、苦,能补益肝肾、清明目,若是等结果后采,也能给主添些钱财。”王洋解释一番后,又带着宗泽去了村中,与陈老一番代,让陈老同意外人住上几晚。

这村人却并不少,有一百多,住在两排楼中,楼上楼,甚是吵闹,楼前的小院里,有一小铺,卖着各盐醋针线之类的零碎,院中放着许多筛,盛满了洗净的羊

不时有妇人将晾的羊收起,又将筛放在层,放新洗的

她们上衣甚新,面,动作麻利,成群坐成一堆,一边反复梳着羊,一边相互聊天,眉目鲜活,无论老少,都未见多少疲态。

“这是?”宗泽心中微动,看向王洋。

“这里是那位夫人的女使买来的羊,再卖给村民一,以此清洗羊后,可将羊梳茸,然后纺成细线,将细线卖去海外。”王洋解释,“这羊所织成布,甚是和,穿上一两件,便能在雪天行,村民因此获利甚多,丰及足。”

宗泽一时被震住了。

他可不是王洋这毫无治理经验,只会畅想的年轻人,他少年游学,在外十余载,又在河北、晋州、河东等地治理地方十五年,当然知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河东、河北、西北诸路,养羊近百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