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2/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姜星火,就是那个能地站立于天上,用俯瞰一切的视角,来告诉他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人。

外戚?还是宦官?

“有办法。”姜星火

名将都是战场上杀来的,不是在公侯伯府上生惯养来的。

朱棣地记了这个名字。

致的瓷杯迸溅在地上,成了一片片不规则的碎片。

“因为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但却必须重复每三年一次的科举。”

朱棣蓦然想起姜星火不久前在讲“三条救命线”时提到过的那个词。

到时候大明的后世皇帝能依靠谁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良久,朱棣方才默默地重复着。

墙对面,朱煦沉了半晌,最终问:“既然士绅文官早晚能够取代勋贵武臣,那有什么办法避免吗?”

“所有的问题,都要绕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

“宗室供养问题的第二条解决办法。”

又是《国运论》!

——时代局限

“这也是解决农耕文明‘卷化’趋势的解题思路这个问题我同样会在《国运论》里讲。”

或许是幽冥地府,或许是天福地。

可是自己又能什么?

而失去了勋贵的支持,诸藩又被养猪。

他爹朱元璋和他朱棣两代人,扶持起来对抗士绅文官的勋贵武臣,将渐渐腐化、堕落,最终沦为文官靴的踏脚石。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皇帝、宗室、勋贵,一起钱,行规模大、报酬丰厚的海外贸易。”

那么大明的未来可能就会如姜星火所说。

“否则,大明一旦失去英武取的皇帝,诸藩开始养猪,勋贵开始武嬉,大明就将彻底失去对抗基于农耕文明而产生的保守的、注定抵制海外贸易的士绅阶层,又将回到《国运论》的王朝周期律里!”

朱棣忽然产生了烈的

来不及收拾,甚至来不及拭被瓷片划伤的肤,在朱棣边旁听的纪纲,陷了跟朱棣同样的呆滞。

自己似乎在一片茫茫然的大雾中,只能看到前的几步,自己哪怕拼命奔跑,哪怕竭尽想象,却无法得知大雾外有什么。

“而在此时的大明,只有他们利益一致,方向一致时,所发挥的力量才能对抗传统的士大夫,也就是如今的士绅阶层。”

功勋武将们早晚都会老去,而将门犬的概率远大于将门虎

纪纲是秀才,他同样被这句话,地震撼了。

而士绅文官们,却注定会将知识一代代传承,将书籍一代代批注,越积越厚。

他觉得,自己在位的时候如果不些什么能对大明产生改变的事

很简单,也很直白的理。

“形象一比喻,作为最统治者的皇帝,与其由亲缘关系构成的宗室,以及由功勋关系构成的勋贵武臣,是由致外组成的两个同心圆,皇帝就是那个中心。”

“海外贸易如此大的利,光靠皇帝一个人,注定是人亡政息。而即便是捆绑上所有宗室,也就是倾大明皇室之力,也显得有些不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