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3节(2/3)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毓咬饼的动作一顿,眶微,他抬眸看到昏黄的灯光映照在林菀的脸上,让她显得格外温柔。

“这可是好东西呢。”,林菀笑着说

三七收载于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三七又名金不换、山漆、田七等。其中金不换名称由来是李时珍在该书中描述其,“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也……金不换,贵重之称也。”

既能散瘀止血、活血定痛,又能兼计补血之功;生熟功效各相同,全均可药。

后世对三七的研究不胜枚举,由三七制成的药也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被称作伤科圣药的‘云南白药’。

林菀笑:“这才哪到哪儿?好吃的还在后呢,不但要让我们毓儿吃上,还要送你去学堂学知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收拾妥当,看天尚早林菀让林毓将扫帚找来,她打算将院里清理一番。

三七喜生温之地,常见于疏松林地。

接着她又凑近了再仔细辨认一回,没错这就是后世被人称为‘金不换’的著名中药三七。

“嗯,村里可有人采过?你在咱家见过没?”

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指着前:“就红的这个?”

两人合力将院给清理净,把院外围的那圈东倒西歪的篱笆也给扶正加固好了。

林菀一席话听在林毓耳朵里就像一块石击中平静无波的清潭,起阵阵涟漪。他的心像是被人捧着,小心又炙,他从未有过这样的觉,被人护至极的验。

林菀一听兴坏了,还好他们不识货,否则哪有他们遇上的份儿。

回家之后,林菀将挖回来的山七移栽到屋后一块坡地上,这地方凉且能偶尔晒到太,适宜三七生

坡地正好适宜三七生,在不远的背还有一小片聚生在一起,林菀大喜过望。

半天来,家里的活计都了大半。

林菀早已及笄,在古代这般年纪早就有人说亲了,因着自己,拒绝了好几家有意结亲的人,林毓知她这样是放心

林菀还未习惯这样的作息方式,却也不得不早些准备晚饭,不然就要摸黑厨了。

晚饭简单,林菀用玉米面掺着些白面给简单的烙了几张薄饼,烧了一锅白菜汤,就把晚餐解决了,就算这样林毓也吃得十分满足,还一个劲儿夸她厨艺了不少呢。

第3章 03

“这不就是野果,我之前同小虎、栓他们还摘过叻,味都不好,酸涩至极。婶们割猪草都不要这些的。”

在林家村没人认识的药材,在京城或者其他对方未必无人知晓,但对于三七的使用林菀自信自己掌握得比古人多,毕竟现代社会的信息资源获取比起古代容易太多了。

他和相依为命,以前忙着家里的生计,很少像现在这般顾及到他的受,更别提说要送他去学堂这事。

林菀细数这些三七的数量竟有十七株之多,她用带来的砍柴刀,小心的连带土挖了五株起来,放装满笋壳的背篓,牵着林毓的手一路说说笑笑的往家走。

申时刚过,天还未暗,古代没有电,家家照明靠蜡烛或者油灯,条件好些的用桐油灯,次些的就选择豆油灯。

人家大多连便宜些的的豆油灯都舍不得用,很多人都早早吃过饭上床歇着了。真真应了那句“日而作,日落而息。”

前些日雪再加上自己受伤,青石板铺的地面上到是落叶,甚至了青苔,要是稍不注意就容易倒。

林菀穿越之前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除了西医的治病诊疗方式要学,中医的望闻问切辩证诊断自然也不能落。中医的治疗本离不开中药的支撑,所以对于中药的辨别炮制以及使用,她都有涉及。

林毓知养活他俩,就已然吃力,他也早早懂事希望快些大这样就能早些卸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