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1/6)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是,别说蛮国、西藏那么远了,女儿家只要离了娘家人的视线,发生了什么事,就多半没有音信了。

刘遇低着, 安安静静地站在殿里,太医给皇帝请完脉,弓着倒退着来, 见着他, 又行了一礼。他微微,让太医去, 没多久便听到殿里皇帝叫他的声音。

皇后也在殿之中,见着他,微微叹了气,刘遇便知况未有好转, 低着走上去, 行了个大礼, 轻声唤了声:“父皇。”

皇帝缓缓睁开睛, 半坐起来,旁边的皇后连忙亲自扶他起,又给他垫了个靠枕。皇帝自嘲:“都说全天的人都要看朕的脸行事,如今朕的脸可难看得呐。林妃年纪轻轻地就没了, 倒是漂漂亮亮地去的,不知到了面, 她还认不认得朕。”

皇后脸一黯,她自以为已经见识多了,只要保住皇后的地位和尊重,不会再在意其他,也还是听不惯这样的话, 轻声说:“皇上,太殿听了这话要伤心的,他已经没了母亲了,陛命百岁才好。”

谁不想命百岁呢?皇帝苦笑了一声。可是生老病死,哪里是自己掌握得了的。先帝三四十岁的时候,对当年的义忠太也不可谓不满意了,可是十几年后,却是父成仇。孰湖比义忠太有人味的多,可是谁知以后呢?如今被他厌弃的那些妃,哪个十几年前不是温柔小意、貌?就是林妃,也是因在最好的年华去世,才叫他思念到了如今,若真的病恹恹地拖到现在,恐怕也逃不过“人老珠黄”四个字,怕是那份喜也要淡了,甚至连刘遇都要受影响,在当年就分别了,虽是十分心痛,时时回忆,可是好歹想起来,都是兴兴的,林妃若是见着现在这样的他,也不见得还那么崇拜了——他胡思想了一通,拉着刘遇:“边境防线的安排,你可有别的想法?”

皇后忙起:“那陛与太商议国事,臣妾先行告退。”

皇帝,看着她的背影:“皇后这么些年来也不容易,是朕对不住她。你以后要孝顺你母后才好。”

刘遇忙:“儿臣省得。”

“你过一阵也要成婚,明珠族姬么,是你自己选的,朕也不知这女孩儿究竟如何,能不能母仪天。只是朕为君这么些年,成败是非,自己也说了不算,更别提教你了。你母后年幼时,家里也没有想到她能皇后,上又有太后,真要说起来,恐怕她也是不知该怎么皇后的。”皇帝咳嗽了一阵,叹,“都得你们自己慢慢摸索了。”

刘遇低哽咽,一时失言。

皇帝笑:“朕这还能走能说的,怎么如今说起话来,都像在代后事一样了。”只是看着还年幼的儿,心里却是无限不舍。他怎么也要再撑一阵,朝廷前两年盐改、税改,拉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开就要大考,新提的官员也得再有个一两年才能看斤两来,他从太上皇手里接过了一个看着团锦簇,实则亏空的江山,兢兢业业了十年,才让它像个样,可是就这么到儿手上,有太不负责任了。只是要细细想起来的话,他和皇后自己都是摸着石过河的,又有什么能教的呢?倒是把刘遇的妻非名门之后的遗憾去了不少。说到底,君权凌驾于一切之上,只要刘遇个好皇帝,他的皇后在史书上的评价都差不到哪儿去。皇后的也十分普通,他们不也这么过来了吗?

“行了,别哭着个脸,朕还等着抱孙么。边境最近还太平么?西宁王消停了没有?”

提到国事,刘遇也收拾了绪:“哪儿那么容易消停呢?毕竟西宁王这么多年来也是靠着昌平公主在京里立足的,就算不顾着父女分,为着西宁王府的地位,也不能善罢甘休,肯定想着要放手一搏的。”

皇帝冷笑:“为着他们家的地位,要拿朕的江山

来搏吗?可真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也是这么多年对他们太客气了,越发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了。”

这话十分地重了,刘遇问:“要不,让忠顺王叔去敲打敲打他们?”

虽都有先帝的偏,但忠顺王和那四王八公府上委实不对付,几年来一直暗暗较劲。尤其是木兰之变后,忠顺王为了自己活命,把不少人推了来,以荣、宁二府为首。既然提到了国公府,皇帝不免想起一个人来:“治国公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4】【5】【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