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可持续爆炸(1/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睡不着发言

我学礼记的时候学到过一句“君所,其无逸”。它的意思是君在自己的位置上,应该别贪图安逸。倘若每天耽于逸乐,像大一大二那样打游戏看度日,我想我现在应该不能安心度日。我中读邓文初先生的《历史学家的作坊》,只有两个思想地影响了我,一个是湖南人田引发的幸存者的人民大众的历史观,一个是顾颉刚先生不立一真,维穷变的学术态度。中我就想去学历史,文博。然而考既没有让我去想去的学校,也没有让我去想去的专业。我的大一大二就在这中间度过,我一度靠玩乐麻痹自己。中间大二学期想学古汉语,结果繁字就让我陷痛苦。学到孟的时候,笔记本还丢了,当时因为疫我没有课本。我是用繁字一个字一个字抄课文来学习的。笔记本丢了我又玩了大二的暑假,一直到最后几天才拿课本,学了一个星期,就学到我一学期学的地方了。没想到我那么慢,当时学的开心又难过。我想我的迷茫期比别人来的更早一些。虽然我到现在还是不会书写大分繁字,但是我学的还算开心。我很喜这些厚重的文化,思辨的瑰丽的文章,让我觉得比现实的生活更多彩。

中间考中语文教资,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三月,只有语文知识与能力我勉还算是拿,别的有关教育学的科目我实在是欠火候。如果今晚分我还是没有拿,我就只能先saygoodbye了。看来我和教育学终究是没有什么关系了。大二心心念念想考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生,现在也被我否掉了。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而我总是用文字来发,一如现在。但是,君所,其无逸。我还是应该别贪图安逸,这样才能成为君。就像荀说的“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所以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才有可能接近学问啊。

我很喜《庚溪诗话》里面的这句话“既寄心于丘壑,则外去来,任之可也。”我用这句话劝勉自己,别在乎纷杂的外界,寄心于自己所喜的事。了解每件事对于自己的影响,别在乎表面功夫。

所以我抄笔记还是太表面功夫了。记不住。我改成在没办法别的事的时候课老师话筒太吵了抄抄训诂。平时就直接背,毕竟记忆力不好。我想多读几遍,读他一个月,总能记住。我记得中我文言文背的最好。我从来不时间背。我早读课每天都读一遍。一个月就能记得清楚。

啊还差一些字数才能发布海棠规定1000字才可以发布。但是我就是单纯想劝劝自己。看开。人生什么的,随便了。

反正我的志向也不是住上大hoe用金桶。

前天上职业规划课我对于一些言论实在是听够了。

固穷。固我理解为守。

可以在困苦的时候守自己的志向和原则。

这就是我的理解。

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那些话,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啊。我不想被老板欣赏,当然他们也不欣赏我。

每一次想到这些事,都会想起孔喟然而叹的场景。放乎舞謣,咏而归。是多么的落寞。

我看倪海厦的课中有说,天看人是由上向看,看见芸芸众生,为他们提供生存的环境,降,人之则不然,人总是向上看,想要争那个人上人的位置,得到了往往不知足,总想更一步。我们生没有给这世界带来一粒沙一滴,确总觉得自己得到的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争取来的,所以人总是会自大自负,看不到时代风云里人类的渺小。

如果你在我中时问我,《少年歌行》里的少年意气和《沧浪之》里的世事蹉跎我会更欣赏哪,我一定回答是前者。可是今天和小白吃饭的时候说,相比那个志得意满的少年意气的人,我更喜逆境里清醒持的人。因为少年意气总让我存疑,这个人没有经历过风雨打,他的少年意气终究会不会被消磨掉,他志得意满的决心又能保持多久呢,这少年意气看着很单薄,不够厚重。而在逆境里能够清醒持,不因为世事打压就选择放弃,能够面对自己的脆弱和无力,知自己的追求,也能执着地去追求。既然知天地本不全,人世也不全,能够更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

这是只度过二十多年人生的我所欠缺的,我无法在经历之前知结果,得到每一个不同大运里我所获得的经验。我什么也不能确定,除了我自己的所思所想。可是我仍然很难接近我理想里那个坦然从容,能自己喜的事谋生的时候,为大众人民的福祉也贡献。其实我心里有不平,我比不上优异的一大学的学生,也比不上留学生,我都认了,我就是不懂我为什么在自己不喜的专业里学习了四年,挣扎了四年。转专业都因为不够定放弃了。这不都是能纠结谁对谁错,在这件事里没人能改变一,但凡改变一都不至于…这几年让我在不喜的专业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