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2/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料,他就不该有此一问。

首先是吏的官员,明确是淮国公手的,全停职理,空来的职位,江承奕大分选用了清官员补缺。

注意到江泠姝的神,江承奕开:“有什么问题吗?”

先皇就是太过听信朝中某些老臣,最终才酿成了一些错误,所以朝中绝对不能只有一个派系,一个声音。

谈到科举考试,江泠姝也有一些想法。

大堇朝的科举是三年一次,如今距离上一次科举还不足三年,提前举办科举考试,可以补充人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谭师傅是江存度给江泠姝和江沛晏找的师傅。

“父皇说他没有过太,所以让明空多向皇伯学习。”江泠姝如实相告

江承奕有些诧异,似是没料到江泠姝会有此言。

说到这里,江承奕略停顿,看向江泠姝:“回去后,可以向五皇弟提议,今年最好增开一次恩科。”

,科举名额基本上都是被权贵阶层把持,像是中寒门弟必须被人举荐才能参加考试,限制颇多。

江承奕不再多言,直接切正题,对着江泠姝问:“各官员你都了解过了?”

江承奕看了江泠姝一,满意地颔了颔首。

“谭师傅曾提到过科考之事。”江泠姝解释了一句。

江承奕讲解完,开:“如此你可明白?”

江承奕:“……”

简单地对朝中官员了一些调度,江承奕敲着手的册,开:“之前工经历过两次换血,这次吏又来了一次,总是从调人手,面也会人手短缺。”

当初的淮原郡,如果在位的官员还有另一个派系,那么世家大族绝不敢那样嚣张,民众的声音,也不会传不来。

除此之外,因为这次要特别整顿吏,江泠姝还向齐铭打听了吏官员的详细信息。

江泠姝,拿了一个册,庆功宴之后,江泠姝便和云藜一起把朝臣的基本信息整理了来。

江泠姝,这就像当初的淮原郡。

了一个问题,“五皇弟让你来之前,可说了什么?”

江承奕接过江泠姝带来的册,就着册中的记录,开始对朝中的官员行调动。

如今朝中,淮国公一派倒台后,只剩了帝王党与清官员,其中兵、刑和工中大分是帝王党,剩的礼中大分是清官员,为了平衡,吏中最好还是多安排一些清的官员。

江承奕一边调度,一边给江泠姝讲解平衡之

江泠姝想了想说:“明空觉得,除了开恩科,也可以适当放开举荐名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