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1/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胜青跟陈天佑都来了,他们租的房地方就不够住了,杨秋瑾决定搬家,搬到四合院里去,这样一家人随便住。

之前没搬家,一是想着他们才刚到首都,就搬去新家,难免被有心查问他们买房的钱财来源。

二嘛,他们刚租了人家的房,也不可能直接退房,拂了周司令的好意。

第三嘛,党校的几个同学,比如安宏济、彭国豪,还真的厚着脸跟着杨秋瑾到她家喝茶,看到她们住得租房,还直夸她简朴。

现在所有的事都应付过了,一家人搬去四合院,只了简单的打扫,就开始住。

四合院的厨房很大,既可以烧蜂窝煤炉,又有土灶台,可以烧柴火饭吃。

后院有之前的房主留的柴块,陈胜青拿起一把斧,在后院哐哐哐劈了一堆柴火。

陈天佑把劈好的柴火,一堆堆地抱去厨房土灶后面的墙角,整齐有序的堆着。

李秀娥则升起火,把土灶烧了起来。

杨秋瑾掏好米,先把蜂窝煤炉升起来,在蜂窝煤炉上闷一锅大米饭,接着拿起一只今早在副店买得鸭,剁成一块块的,合着李秀娥在副店买的芋,在大锅里烧起芋烧鸭。

当熟悉的家乡风味的菜肴香味萦绕在整个四合院里,陈胜青停止劈柴,赤着上着汗,把劈好的成堆柴火抱厨房,放好后站在厨房旁边问:“烧得什么,这么香。”

芋烧鸭。”杨秋瑾揭开锅盖,用锅铲,铲了铲锅里咕噜噜冒着泡的烧鸭,又盖上锅盖继续闷煮。

芋烧鸭啊,很久没吃过这菜了,首都有卖芋的?”陈胜青劈了半天的柴,渴得慌,从碗柜里拿一个碗,随手倒一碗冷开,喝完问

大夏天的,男人肌鼓鼓的站在自己面前,浑还带着气儿,看得杨秋瑾脑袋直发

她稳住心神:“咱们在哪,国家的首都,只要你有钱票,想要啥没有,那芋虽然是咱们川省特有的植,不过近几年川省开得有专门只芋的厂家,听说把那新鲜的芋,用机打磨成粉,卖往全国各地,芋粉只需要照一定的比例搅里,舀起来放凉就成了芋块,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自己挖来自己磨,麻烦不说,又费时费工夫。现在方便的很,想吃就去副店买上一大块回家烧来吃,价钱还不贵。”

她说到这里,:“国家真是日渐盛,工厂和科研技术带来的便利越来越多了,这要是在以前,我们哪能在外省吃到芋呀。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