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挑细选的对象。京兆尹,官职不小,能够单独面见皇帝,又博闻广识,知
拂衣楼的大名。他清楚地明白这个消息对皇帝的重要
,所以绝不会擅作主张,一定会如实上报给皇帝。
果然,没过两天,京兆尹便通知他,皇帝要见他。
这是纪空明第一次皇
。饶是再见多识广,一想到
上要见到皇帝,心里也会
张。
但他很聪明,他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足够低,悔悟的表现得十足生动,该带的诚意也全都带上了,哪怕他也猜到皇帝看
来他是演的,他并不是为了什么大义才背叛的拂衣楼,投效的朝廷,但他是皇帝需要的人,皇帝不可能在这上面挑剔他。
果然,皇帝看上去对他的识时务还比较满意。尤其是当他把拂衣楼这些年过的所有腌臜事都说了一遍之后,皇帝更满意了。
——拂衣楼本只受理江湖事务,而江湖自有一江湖的规矩,有时甚至可以越过朝廷的律法。这对朝廷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但朝廷若是
行介
,极可能
巧成拙。这么多年来,朝廷不
,不代表不想
,如今有他这么个人送上门来,如同瞌睡送枕
,正中皇帝
怀。
皇帝说,他既然能在拂衣楼里到门主之位,必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只是朝廷各
的人员都是由考试选
上来,而他一无功名二无
,只能安排他
单独设立的不良人组织,为自己分忧。
纪空明当然不挑。在他看来,不良人和拂衣楼的活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比六
小吏适合他多了,甚至因为直接对皇帝负责,将来的权势说不定还能跃居六
之上。哪怕只是从不良人的底层开始
起,他也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迟早会有爬上去的一天。
他给了皇帝诚意,皇帝于是给了他机会。
这第一次的机会,就在贡院生变的当夜。拂衣楼楼主突然亡,没留
任何
代,拂衣楼即将陷
群龙无首的状态。
他很好地抓住了第一次机会,现在要去迎接他的第二次机会。
拂衣楼还余了另外三位门主,和门
众多的人员。他们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地方,而纪空明,现在要去一一
理他们。能留则留,不能留,则除。
投效朝廷,是一个大胆的决定。纪空明让属跟随自己一起
不良人时,属
也曾担忧问
:“万一朝廷只是想利用我们,事后就卸磨杀驴呢?”
纪空明冷笑一声:“拂衣楼不能代表江湖,然而拂衣楼倒了,却现了一大批无属人士,江湖又将掀起新的动
。这动
随时可能从江湖扩散到民间,破坏民间风气,影响朝廷统治。事后卸磨杀驴?那得是二十年之后的事,二十年后若还是一条那么容易被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