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老虎也会有打瞌睡的时候,你总会有疏忽的时候!他一旦抓住了你的把柄,就一定会往死里整你!”

“你妈说的倒也真是实啊!”

“你真是不容易呀!”陈雅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对陈文海说:“有一次我去十堰亲戚家玩见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对我说:‘我认识陈文海,这个小赤佬从小就不学好,停课闹革命期间不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到跑,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我看这小是大脑有病!他好苹果不偷,却去偷一个烂苹果!’我问他:‘这是你亲所见吗?’他对我说:‘陈文海在苹果滩前徘徊了很时间,我一直盯着他!’”

“我就讨厌他这人!”陈文海慷慨激昂地说:“我喜张牡丹,这关他什么事?可是,他偏偏要横一杠,挑唆我妈行破坏!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我妈把家从十堰搬到了均县,我和张牡丹很难再见面了!现在,我来到了农村队落,他见我跟你们几个女孩关系不错,于是又动起坏脑了,千方百计地想离间我跟你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人唯恐天!说心里话,我真不想再在这里继续待去!可是,不待在这里我又能去哪里呢?”

“他对我说:他正在跟《郧报》的编辑涉,想让你去当《郧报》的特约编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我来到十堰后由于没有工作在家自学了几年,还当过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呢!。”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小心就是了!”

“真不巧,那本书被张建国借走了。”陈文海接着说:“他看那本书的时候是挑着看,只挑他兴趣的章节看。我问他为什么不是从看到尾,他对我说:这本书又不是文学名著,本没有必要认真仔细地去看!”

说了你不少坏话,你可得当心!”陈雅丽提醒陈文海。

“我会有什么把柄啊?”

“如果我是在上海毕业后直接到这里来队落,那我就也是上海知青了。我到这里来队之前是一个待业青年,因此,我不是以一个上海知青的份来这里队落的。”

“你也不要太悲观!”陈雅丽继续安:“我跟我们公社的团委书记说起过你的事,他很欣赏你的才华,答应我会帮你一把!”

“这我就不着了呀!随他的便,他怎么想就怎么想!”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你喜跟我们女孩在一起,他看着很不顺!”

“那本《征途》能借给我看一吗?”

“你还真得提防着!”陈雅丽提醒:“我们附近有他的亲戚,他经常去看他的亲戚,去亲戚家,我们这里是他的必经之!他要想害你可太容易了!”

“这个乡佬真是太坏了!”陈文海满腔愤怒,“他嘛要对你说这些呀?他是心怀叵测呀!”

“你别忙着谢我,这事现在还没有最后定来呢!”

“他是我们知识青年中的败类,你以后少答理他!”张建国对陈文海说。

“我知你是在宽我!”陈文海痛苦地摇了摇,“就我现在这平,本不敢往那方面想!”

“怎么帮我?”

2022年2月11日修改

“那他为什么还要去看?”

“关键是他会在这个问题上大文章!”

“他妈是县图书馆馆员,他经常去那里借书看,看了很多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像《征途》这类书他本看不上!”

在上工的路上,陈雅丽对陈文海说:

“我妈说:现在上学没什么意思,很多时间用来学工学农学军,即使在上课时间老师也不好好地教,学生不好好地学,动不动就让学生写革命大批判文章!”

“你来十堰后为什么不接着上学?”

“我们上海行教育改革,把初中和中合并在一起,把学制缩短为四年,初中和中各两年,并且中只上一年学,还有一年用来实习。照上海的学制,我离开上海的时候上的是中学三年级,也就是中一年级。我这是属于中途辍学。”

“还会有这等好事?”陈文海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后接着对陈雅丽说:“真是太谢谢你了!还是你对我好!”

“因为他想了解上海知青的生活呀!他对上海知青的生活很好奇!”

“你的苦恼我完全能理解!”陈文海安:“你就慢慢地熬吧!你总有一天会地的!你不是好文学吗?兴许哪一天你的才华被哪位大编辑发现了,把你调到编辑去上班,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