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话 光 (5)(1/1)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骆梓颐转换心境的原因很单纯——既然短期不打算离开这里,那她何不把工作环境打造得舒适一

她所想的舒适,不是指理环境上的舒适,而是与同事和客人的关係。她开始摸索每位前辈的个,偶尔适时放语气,积极主动,但不至于讨好。比如观察到某位前辈特别讨厌结帐工作,她只要得空就会去帮忙,班遇到客人多的时候,也会自动留来支援。以前的她,可能会觉得这叫「重」,但其实换个角度想,那位前辈经常叫她支援柜台、客人多时麦可总是警告她不准逃跑——被动和主动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比起被动地事,惹得双方都不快,不如在观察这些况后积极活,累积好

骆梓颐的策略奏效了。起初大家还有些错愕,甚至有同事问她今天心怎么这么好,但久而久之,前辈也开始主动帮忙骆梓颐的工作,偶尔麦可看见她班时间还在,还会告诉她今天不用留来支援,快回家休息。仔细观察同事后,骆梓颐发现大家其实都不坏,可能只是和之前的她一样,把自己锁在窒息的工作回里了。当骆梓颐摆好心态,把和大家的关係理好,顺利化敌为友,她自然变得人见人

但骆梓颐的远远不只如此。某天,有客人到柜檯询问「叫小梓的店员是哪一位」,大家才隐约察觉,骆梓颐似乎在为这家书店默默地带来变化。

为书店店员,骆梓颐能的事很有限,但她乐于在这样的侷限中发掘新的可能。她新乐趣的灵,源自一位问她书籍位置的客人。客人问的那本推理小说她恰好读过,而且也读过这个作家的同系列书籍,因此带客人找到书之后,她忍不住多嘴地问了句:「这是你第一次看这位作家的书吗?」

客人愣了一,没料到骆梓颐会向自己搭话,她边打量骆梓颐边回答:「??没有,我只是听说这本书很好看。」

骆梓颐一听,分享薄而,她立刻从架上另外一本小说,对那位客人说:「那我推荐你先看这一本。你手上的那本书里,会提到这本书的剧,两本书的作案方式和破案手法都是有连贯的。」

客人看起来受若惊,骆梓颐显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资讯。最后客人连声谢,开开心心地抱着两本书去结帐了。

虽然只是件微不足的小事,但这是骆梓颐第一次在工作中获得成就,这样的成就是其他事无法取代的。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骆梓颐便静候第二次机会到来。幸好书店里最常见的就是找书的客人,没过几天,骆梓颐又被一位打扮緻的妇人拦,妇人有些害羞地问她,店里有没有某本游记类散文书。妇人记不清书名,不过骆梓颐还是从她说的几个关键词中,顺利将那本书从现代中文创作的书柜中翻了来。

找到了书,骆梓颐本离开,却瞥见妇人怀中抱着一本西藏旅游书籍。她大着胆问:「你要去西藏旅游吗?」

妇人表意外地望向她,靦腆地笑:「是呀,朋友找我去的。我听说这本写西藏的散文很有名,就想顺便买来看一看,抢先验西藏风。」骆梓颐在旁边,伸手从架上另一本书,对妇人:「那本书确实有名,不过年代比较久远,如果想看近几年的游记,这本也很好看喔!」果不其然,这位妇人也听了骆梓颐的推荐,把三本书一起抱回了家,离开时还不忘跑来看骆梓颐别着的名牌。

之后的运气也不错,骆梓颐推荐给几位客人的书,刚好都很对他们的胃,有几位客人甚至专程跑回来,想和她讨论书中的容。最夸张的一次是,有个女孩听骆梓颐婉转推辞,说自己在工作,不能陪她聊天,甚至主动问她什么时候班,说想请她吃饭。此外,之前推荐散文给那位妇人后,妇人似乎告诉边的亲朋好友,这家书店有个叫「小梓」的店员,对工作很有,推荐的书也好看,导致之后有几位客人一踏店门,就直接跑到柜檯询问「叫小梓的店员是哪一位」。

了这件事,店开会时和上级讨论过后,特别允许骆梓颐能在上班时间五分鐘和找她的客人聊书,更允许她能把店里的书借回家看,整间书店儼然成了骆梓颐的谊厅兼图书馆。

而向客人推荐书籍时,骆梓颐也发现自己对金、法律、歷史、哲学和图文等书籍比较陌生,店允许她借书后,除了本就兴趣的书籍,她还努力涉足平时不接的类别,把陌生领域中较畅销的几本书借回家看,每天班回家就窝在床上,读书读得不亦乐乎。

之前江奕偶尔打给骆梓颐时,还能从她的声音中听忧鬱,现在骆梓颐只要一接起电话,就会把今天看了什么书、遇到了什么客人全都讲给他听,江奕隔着话筒都能受到骆梓颐的兴奋之。听着骆梓颐喜的声音,江奕突然觉得,骆梓颐很适合「生生不息」这个成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