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诚国公(1/3)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esp;&esp;二月十九日,从南边传来消息,大明朝曾经权倾朝野的相魏忠贤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后,最后上吊自尽。

esp;&esp;魏忠贤就这么死了,死的不重于泰山,不轻于鸿,也没有人关心魏忠贤到底是不是真的自尽而死。只知崇祯皇帝听闻魏忠贤死讯之后便连圣旨,言其有祸朝纲之十罪,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于河间府,刚了宁国公没几天的魏良卿狱论斩,魏氏族人几乎无一幸免,或问斩,或放,等同彻底被夷灭。

esp;&esp;不仅是魏氏族人,原本跟着魏忠贤混的阉党众人也都场凄惨。本已经退休回家的原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崔呈秀斩立决,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国监生陆万龄,兵尚书田吉,太仆寺署事御史倪文焕判秋后问斩。

esp;&esp;原秉笔太监李朝钦凌迟死,刘若愚、李永贞全杖毙,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狱论绞刑。

esp;&esp;提督江右佥都御史刘志选、太仆寺署事御史梁梦环,丰城侯李承祚,原太太傅、吏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魏广微,原吏尚书周应秋、原兵尚书霍维华,原工尚书徐大化,原刑尚书潘汝祯,冯嘉会充军放。

esp;&esp;阁大学士顾秉谦,冯铨,黄立极,施鳯来,杨梦衮相继上折辞官,毕竟诸位大学士都是阁臣,朝廷肯定要给个面,不能直接像平常官员一般抄家灭族。其余如副都御使李夔龙、曹钦程,大理寺正许志吉,顺天府通判孙如冽等大批官员数十人均被革职,勒令回乡。

esp;&esp;崇祯皇帝以前所未有之魄力,几乎把整个朝廷官员或杀,或放,或革职的掉一了一大半。阁六位大学士去了五位,还包括首辅和次辅,六尚书去了五个,大理寺,太仆寺,鸿胪寺等大九卿也是一扫而空。

esp;&esp;官都是这样,更不用说低低品级的官员了。那些在魏忠贤当政期间,捞够了就回乡享福的也没跑掉,只要和阉党沾边的一概革职,充军,徒刑,牵连家人无数,直追当初建国之初太祖爷杀胡惟庸和蓝玉的场面。

esp;&esp;除了客印月逃了没有被寻获以外,从二月开始,皇帝一路大开杀戒整顿到五月,仅三品以上官就理了五十二人,其余低品官员六百余人,问斩二十九人,充军六十四人,牵连者近三万之数,简直把朝廷上能气儿的都杀尽了。

esp;&esp;崇祯皇帝痛痛快快的杀了三个月,直到把阉党众人都杀散了,还沾着鲜血的屠刀,这才想起来,这一,面前这个年轻人该怎么办呢?

esp;&esp;乾清的东,崇祯和李沐两人相对而坐。李沐坐在面的锦墩上,崇祯居的看着他,中满是复杂的神

esp;&esp;阁五位大学士相继离职,如今的东阁大学士李沐照顺位应该成为一任首辅大臣。

esp;&esp;有明一朝,为理军机大事而设阁大学士,到了晚明时期,阁大学士权势极大,甚至可以封驳圣旨。首辅大臣更是能和皇帝本人分抗礼的存在,比如前首辅大臣顾秉谦,全天都知这位是阉党的文官之首,但若不是他念及往后名声自己请辞,皇帝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毕竟就算崇祯发中旨免了首辅的职位,只要阁大学士拒不接旨,圣旨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效力。久而久之,对于阁的地位和皇权的威严都是双重损害,所以哪怕皇帝都不会去主动招惹首揆。

esp;&esp;现在李沐本已经官居极品,为大明武官之首,若是再等上首辅之位,到文官之首,崇祯还能不能睡得着觉了?

esp;&esp;阉党倒了,有罪臣,自然就有弹劾罪臣的功臣。在对阉党的清算中,主要力者便是李党官员为众,毕竟东林党的大佬们这才刚刚陆续回朝,势力未成,羽翼未丰,连在阁中坐镇的韩爌也是刚刚复职东阁大学士,排名还在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