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缅甸之战-中(2/3)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这阿瓦城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地方大致就相当于后世缅甸的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而固就是后世的仰光。

李定国仗着自己的锐、武犀利,挑选腊戌以南怒江两岸河谷地势狭窄之扎营,并每每依托要主动营,列堂堂之阵寻求决战。

而明军因为无法原其他崎区险地,只能顺着怒江河谷攻,如此一来,明军推,两翼暴得就越彻底,留给缅军袭扰的后勤补给线也拖得越

汉人不擅山密林行军,而且从云贵来的资也会被切断,到时候李定国陷绝境,一旦拖延日久,军中多生疾病,还如何跟我缅甸雄师对抗!”

和平的年代久了,地理位置又偏僻,消息就不太灵通。莽白此前对明军战力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结果乍一看到李定国军普遍装备的新款武昌造,居然比荷兰人给他的最新式火铳还犀利得多,顿时气势为之一窒。

这样的战场环境,因为地势不利于大兵团展开,缅军纵然在腊戌周边有近二十万众,也无法一次战场,注定会打成添油战术的车战,如此明军的单兵优势就能最大程度发挥。

我辈都世居缅甸,论对境诸江的文了解,李定国岂能比得上我们?咱缅甸境,能贯穿南北航运的,唯有因陀罗婆陀河(尹洛瓦底江),而且是只有阿瓦城至固段可以航行。

麻杆打狼两怕的局面,让双方的军事决策都变得持重了一些。

原来,从云南到缅甸,一贯有两条还

所以李定国想要继续攻,就必须翻越掸原的一段陆路,从腊戌以南向西横切至阿瓦城,从怒江航切换到因陀罗婆陀江航。而他从这两江之间翻越掸群山的这段陆路,就是他的死地!

莽白这番谋划,如果不是对着地图看,或者对缅甸境的地理知识非常了解,是不太容易听懂的。不过他麾的将领都是本地人,谙地理,也就没什么理解难度。

所以面对李定国的推,莽白麾将士们抵绪越来越严重,纷纷请战要求跟李定国死磕,决不能再后退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东吁王朝必须守住,否则缅甸就算不被大明打趴,也很有可能被大明重新扶持傀儡南北分治。

对此,莽白却是颇有雄主之风,他弹压了属的冒急躁之心,同时跟主要心腹将领底:

他此前攻势犀利,全仗着明军依托云南境的怒江航补给。但打到如今,他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继续沿着怒江南

“诸位放心!寡人虽然放弃了从腊戌至阿瓦以西的分领土,但一定会守住阿瓦的!李定国虽我境,但仍然不足为惧!

如今的缅甸东吁王朝,在百年之前,是跟阿瓦王朝南北分治的,那形势就跟华夏的南北朝差不多,后来南边的东吁以固为据地北伐,打了阿瓦城,才统一了缅甸全境。那是明朝这边嘉靖初年的事儿,此后几十年,才有东吁一步吞并三宣六的扩张。

发现在李定国选定的战场上,本就打不过明军,正面局战场实力太悬殊。莽白只好临时变招,改为期围困相持,无论李定国如何挑战都不应战。

当然,莽白如此弃城失地,对于缅军的士气打击也是非常严重的。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李定国因此又取得了三战三捷,又推了一百多里。虽然周边没什么重要城市,但也一步近了缅甸原阿瓦王朝的故都阿瓦城。

当李定国继续南攻营时,缅军甚至选择了在抵挡一阵后便放弃营寨,节节后退层层抵抗。

但怒江在离开掸原冲缅南平原区时,落差太大,甚至有多瀑布,明军补给船是不可能通过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明军顺着怒江一路凿穿缅甸直至澹棉海!

候跟他们冲突了一,后续就没打过仗。

莽白一开始见明军营垒固,李定国居然敢离开防线主动野战迎击,他也就试着应战了两次。无奈缅军单兵实力太弱,被明军的膛枪兵团打得满地找牙,尸横遍野,两场战役累计死伤数万。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