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五年十一月初二,午后申时。
已经被反复拉锯、焚烧夷为平地的皎梅县城,数万驻扎于此的缅军主力,正
在最为松懈的状态——
至少,相对于最近半个月的其他时候,今天确实是最松懈的。
周遭的缅军兵力,一共有七八万人之多,皎梅县城里就驻扎了一多半。但因为城池太小,实在驻不的
队,只好沿着皎山谷
,拖后依次扎营。
而他们之所以敢如此松懈,也不是没有理的。谁让今天上午又
了一场大雨呢。随着雨季即将彻底结束,此前憋了好几天没
雨,结果今天再次
起来,雨量就比较持久,
大雨从巳时一直到了未时,此刻也未彻底停歇,依然有些淅淅沥沥的,就如同前列
病人最后那
不尽的余赘。
这样的天气,缅军从荷兰人那里买来的火枪完全没法使用,想来明军也成了
了牙的老虎,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连缅甸国王莽白本人,都是这么觉得的。以至于连哨探斥候的安排力度都降低了,这么大雨山路又难走,既然注定没有敌袭,还折腾个线?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申时初刻(午3
),皎梅县的守将突然得到斥候回报,说明军已经摸
到距离县城不足二十里路了。
毕竟大军驻扎,斥候还是要派的,天气好坏、发生战斗的几率大小,影响的只是斥候的密度和撒去的距离,不可能完全没有。所以任是缅军再迟钝,当明军快摸到脸上时,还是及时
了反应。
莽白当时正在午休,听到属汇报,顿觉不可思议。
“什么?明军居然这时候来袭?他们前几天已经后撤了好几十里路了,现在杀个回枪,岂不是刚才
大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行军了?李定国这是找死么?
快,令全军
城迎击!火枪队改上刺刀在后督战压阵,让弓箭手当先御敌,准备沿山谷野战!”
属将有些不解,有人建议:“大王,何必急着野战呢?明军敢来,我们守城不就好了?”
莽白不屑地扫了一那懦夫
将,傲然
:“李定国难得主动
攻来送死,当然要死死咬住他,让他兵败后无法摆脱追击,最终将其掩杀重创!
若是我军守城,一旦李定国攻乏力,有序后退,我军再仓促开城门追击,还怎么咬得住李定国?还怎么确保充分利用李定国败退时的仓促慌
?
而且这皎梅县城在短短半月之,已经被攻破两次了,每次守军撤
时还纵火破坏,故意挖毁城防,就现在这城防,有和没有
本没什么差别,既然没什么值得利用的地利,还不如
城野战,死死咬住!
诸位不必害怕,李定国被我们消耗围困多日,必然已经是弩之末,他麾
士卒都不知被伤
化脓
死多少了!蚊虫瘴气也肯定让明军战力大减,今日就是他们的垂死一搏而已!”
个别懦夫将被斥责,其他阿谀奉承的
将纷纷拱手称颂:“大王料敌机先、用兵如神,此番李定国一心求死,咱就成全他!”
……
氛围都烘托到这份上了,不上也有对不起观众。一刻钟之后,两军便在皎山谷
列阵对圆,厮杀一
即发。
因为山区地形仄,所以缅军人数虽然达到了来袭明军的三倍,但阵型的正面宽度却是几乎一样的。
双方都或多或少被拉成了蛇阵,还有很多后军
本无法排开,到时候只能用添油战术逐次投
战场。
莽白非常自信,还亲临督战,不过他也听说明军有一线膛枪
程很远很
准,不至于愚蠢到直接
脸。所以始终是在
边带了无数刀盾手护卫,要喊话也都是让传令兵找前排的骂阵手执行。
双方的嘴炮没什么好多说的,无非是再次斥责对方背信弃义,贪得无厌,兴不义之师。反正谁也打击不了对方士气,简短对后,明军就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