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缅贼割地求和(2/4)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与此同时,在更南面近千里之外的固战场,缅军也同样没能讨到好去。

……

只剩几个莽白的儿各自为战,恳求明军和谈,他们愿意割让土地,答应其他条件,只求别灭国。

军事上的事,李定国和郑成功能够决定,而最终的终战谈判,如何收场,肯定需要朝廷直接拍板。

而且明军甚至是直接放话来,表示烧了存粮的城池,守军就不用投降了,投降了也会杀光。如果非要烧粮仓然后死,那明军也拦不住,就成全他们。

首都固建立在达贡港对岸的山坡上,依托地形筑成堡垒。如今遇到郑成功的袭击,就等于是首都城外的经济区、港区全沦陷了。

不过,占领了河海港后,利用缅甸人此前毫无防备、并未来得及破坏航,郑成功直接让师中那些中小型船只,河,逆而上,一路狂飙。

说直接投降就放过,那就一定要放过,不杀一个无辜。说了破城前敢烧粮仓的,就要杀尽守军,那也一定要到——

而在此前的历次战役中,缅军的四十余万作战队,已经累计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二,剩残败之也完全谈不上有组织的抵抗。再想扰明军的后勤路线,也无非是遭来一次次的反扑歼灭。

……

达贡港就是后世的仰光,地伊洛瓦底江。只是在古代,因为此地地势低洼易攻难守,所以虽然经济发达,是缅甸最重要的河海转运港,但也依然无法建城作为国都。

所以莽白死后,他那几个儿的各自求和接洽意向,李定国也只能是让人尽快往回传递。饶是能用六百里加急的平原地带都用上了加急,但考虑到那些翻山越岭的地区,信使每天最多也就走一两百里。最终还是了不少时间,才把求和文书送到。

缅军仅仅在阿瓦和固之间正中的缅甸第三大城市彬那附近,给郑成功稍稍造成了一些威胁。但李定国闻讯后以主力顺加急,同样很快把钉掉。

李定国得到了足量的伊洛瓦底江航运船只,就可以把上游从怒江云南段到缅甸腊戌、再从腊戌翻越皎山到阿瓦,以及最后从阿瓦顺江而印度洋的后勤补给路线彻底打通。

郑成功和李定国会合后,缅甸战役也就彻底了垃圾时间。

以至于缅甸前三大都市,固、阿瓦、彬那,均匀分布于伊洛瓦底江中游沿岸,非常标准地平均五百里地一座大城,中间就只是偏僻小县。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逆行舟比较慢,日行只有几十里,但经过半个月的边战边推,还是顺利跟李定国取得了联络,彻底打通了从固到阿瓦的伊洛瓦底江航

缅军在沿江两岸组织的多次反扑,都被郑成功的船利炮击溃。面对每艘装有十几门红夷大炮的河海两用战舰,缅甸人那武力本就是白给的,制河权死死被明军攥在手里。

郑成功虽然因为浮海而来,兵力不多,他的队连同船员在,总人数也才两万多,比李定国动用的队人数还少一半,所以郑成功没法对固发起总攻。

战争一直持续到小康六年的季,到三月暮之时,随着固城被攻破,缅王莽白被杀于军之中,缅甸的抵抗终于彻底崩盘。

由此也可以看,缅甸这地方,绝大多数都是烂地,只有怒江的一小段三角洲平原,以及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河谷冲积平原,才可以养活数百上千万数量级的人

如此言而有信地秋毫无犯赦免了二十余座小城,屠了其中六座,明军的信用算是彻底建立起来了。

因为主力队被明军连番成建制歼灭,固的队只能勉守城,完全没有余力击把郑成功推海,让郑成功顺利在固城外的达贡港建立起了营垒。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