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1/3)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在御书房, 徐尧律因为谏言敬元帝不该砍杀工尚书李松, 敬元帝怒而停了徐尧律都察院御史的职, 命其在家好好反省, 然而徐尧律在家闭门思过不到三天, 就收拾包裹一路南游玩。

几乎跟谢行俭是前后脚的江南府, 一路上徐尧律吃吃喝喝快活的不行, 了江南府准备找家客栈住时,徐尧律陡然发现自己遇上了扒手。

兜里没有银,大街上人山人海, 偷钱的扒手反正是找不到了,一向自诩机灵的徐尧律这回算是吃了哑亏,还好官家文籍贴保存着, 思索一番后, 徐尧律拿着文籍只前往驿站投宿。

驿站留有漕营的将士,一问才知南巡的谢行俭住在这, 徐尧律收拾妥当准备找谢行俭借, 驿站的人却说谢行俭清早带着家眷爬小耳山还未归。

徐尧律意识的伸手摸摸自己饥辘辘的肚, 叹气只好先去巡抚衙门找好友崔娄秀讨饭吃。

不凑巧, 崔娄秀也不在府中。

一问, 官差说崔娄秀带人去群英山办事没回来。

徐尧律几年前曾陪向家大公向棕来江南府住过一段时日, 对江南府两大名山记忆尤为刻。

谢行俭携家眷去小耳山游玩还说的过去,但一府巡抚跑葬死人的群英山去什么,难江南府有了人命案?

徐尧律在巡抚衙门蹭了一顿吃后, 左等右等等不来崔娄秀, 正准备起离开,这时,崔娄秀的贴随从气吁吁的跑了来。

随从惊悚徐尧律现在江南府是有原因的。

徐尧律和崔娄秀师从同一年的科举,当年徐尧律以寒门登金銮殿夺得状元名,名声响彻四方的同时,崔娄秀因熟读经学,被当时的镇国公宋闵(韩夫岳父)推荐给太上皇,被举后,崔娄秀通过策考明经科中乙科。

当天人都在羡慕徐尧律轻轻松松翰林院时,崔娄秀则悄无声息的成了东舍人。

可以说,崔娄秀比徐尧律更早和敬元帝相识相知。

徐尧律是在敬元帝登基后才站在敬元帝后的,崔娄秀则不一样,仕后就和还是太的敬元帝打成一片了。

然而崔娄秀年少时心浮气躁,在一众东幕僚官员中,崔娄秀的直言不讳和暴躁得罪了不少人,纵是当时的太—敬元帝想保崔娄秀也无从手。

三年任期一满,崔娄秀便请旨外放江南为官,在江南府,崔娄秀和同样请旨外放来江南的徐尧律相遇,两人错成了好友。

在相过程中,徐尧律发现崔娄秀行的是中庸之事风格亦正亦邪,给人的觉很危险。

就比方当初建立孤女巷,徐尧律表一万个不同意,但崔娄秀就觉得非建不可。

因为孤女巷,徐尧律骂了崔娄秀好几年。

后来因为崔娄秀慢慢爬上江南府巡抚的位置,徐尧律又远在京城手不了这件事,孤女巷这三个字渐渐成为两人之间不可言语的忌讳词。

以徐尧律对崔娄秀的认知,崔娄秀建立孤女巷绝不是简单的想替江南府肃清纯贞风气,里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无奈崔娄秀近几年办事越发缜密,徐尧律多番打探,楞是查不到半蛛丝迹。

……

巡抚衙门,徐尧律逮着崔娄秀的随从不放,质问崔娄秀去群英山什么,随从拼命摇回答。

徐尧律当饭饱酒足,有的是闲工夫和随从耗,随从这边着急让官差去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