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五年之后(1/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esp;&esp;1432五年之后

esp;&esp;自贞观十八年,李世民隐居九嵕山后,便是彻底不理朝政,一应国事悉数由监国太李破军决断,即便是有些不满李破军的臣跑到九嵕山外跪求觐见,李世民也没有见过任何人,给予了李破军以最大的权力,可以说,李破军除了没有皇帝名义外已经跟皇帝无二般了。

esp;&esp;一晃至今,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间,仅在去年,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重,李世民这才山回到安城,探望老友,及至房玄龄病逝,李世民发了四年来唯一的一旨意,追赠房玄龄为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享庙廷。

esp;&esp;而后便是不理会朝臣的觐见,毅然决然又回到九嵕山上,一门心思付在皇太孙李悦上。

esp;&esp;贞观二十年,自从贞观十八年东征句丽取得辽东之地后,句丽退回半岛,一时间偃旗息鼓,不过渊盖苏文显然非是善类,休养生息两年后意图夺回辽东之地,不断袭扰盖州、岩州等地。

esp;&esp;监国太李破军大怒,命英国公李绩为平壤行军大总,郕国公契必何力为金城行军总,募河北、山东等地府兵共计八万余,率平郡公薛仁贵、东平郡公程名振、安平郡公苏定方等将领,东征句丽。

esp;&esp;李绩率军以辽东三州之地为板,不断遣小锐越境袭扰,使得渊盖苏文疲于应付,而后大军勐然齐发,渡过辽,历经数十战,百战百胜,攻克石城、积利城、柏灼城等城池。

esp;&esp;年末,百济国自持有句丽援助,屡次侵略大唐藩属国新罗,并与句丽组成联军,妄图抗衡唐军。

esp;&esp;翌年二月,安平郡公苏定方率从成山渡海,剑指百济,百济据熊津天险抵抗唐军,苏定方如今已成大,不仅兵法韬略得李靖真传,更是经验丰富,很快就寻找战机击破百济军,直捣百济都城居城,顺利攻灭百济,百济王义慈以及太城请降。

esp;&esp;自此百济五、三十七郡、二百余城、七十六万尽归大唐,李破军令在百济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苏定方因功封左武卫大将军,爵封邢国公。

esp;&esp;而北路大军,亦是展迅速,在李绩的统筹,薛仁贵勇勐,三千人打破一万句丽军,而后歌勐,攻占扶余城、大行城、辰夷辰诸城,南北诸路唐军胜利会师鸭绿山。

esp;&esp;句丽全国之兵也是云集在此,而此时,句丽大莫离支(超过宰相的官职,可以视作国家实际掌权者,类似于君主立宪国家的总统/总理)渊盖苏文病死,渊盖苏文其泉男生继任大莫离支。

esp;&esp;泉男生可没有他父亲渊盖苏文的文韬武略,句丽举国之兵在他的统领一败再败,唐军兵围句丽国都平壤城,围城一月后,句丽国王藏持白幡请降,至此,句丽灭国。

esp;&esp;而后,李破军一方面大规模的迁移句丽人到人迹较少的百越、岭南之地,一方面将句丽的土地赏赐给有功将士,估计人繁多的关中、两淮等地百姓移民句丽。

esp;&esp;同时在句丽设置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余县,设置安东大都护府,统领句丽各地,选有功的唐军将士、落酋为各地都督、刺史和县令,实行华夷共治,升迁薛仁贵为右威卫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