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1/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esp;&esp;和刚才那五百骑兵的意图一样,阿史那金果断的选择从上风位、也就是曹忠所在的北侧包抄,毕竟占据上风位一来可以帮助骑兵冲锋,二来也能够放箭,把突厥的骑优势发挥来。

esp;&esp;不过这一次曹忠并没有打算采取和刚才一样的固定防守战术,实际上也是因为以现在的实力他也没有办法原地固守,这山坡未免实在是有儿缓,让曹忠很难梯次列阵、将箭矢的威力完全发挥来,而且突厥骑兵的冲击速度很快,在这近似于平原的戈滩上,一旦静止不动,那么就是一群随时都有可能被分割和捕杀的羔羊。

esp;&esp;原本四四方方适合于防守的阵型骤然展开,向东北上风位伸展,防线虽然被斜斜的拉,但是防线后面的弓弩手也随之得以散开,同时曹忠几乎抢占所有可能通往上风位的冲击锋面,完全形成对突厥骑兵的迎打击。

esp;&esp;北周大军这个时候也开始动作,像是一把弯刀从后面兜过来,当然了为了防止阿史那金调转直接占据上风位冲击自己,于翼并不是直接杀向阿史那金的后路,而是同样和曹忠一样斜着杀向阿史那金的侧翼,同时于玺带着骑兵包抄过去,负责将山谷的堵住,要真的承受对面的大队冲击的话也是于玺这一队骑兵承担,而他们的动作快,随时都可以

esp;&esp;前的局势骤然变化,作为一个吐屯,阿史那金也算久经战阵,一看这阵势自然也就清楚这一次对上真正的对手了。

esp;&esp;汉家征战,习惯的是布军阵、徐徐推,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诸葛武侯的八阵图,只不过这布阵方式固然在两支兵都布堂堂之阵的时候比较用,双方比较的是将士的斗志,更是主帅的指挥。

esp;&esp;而西晋武帝司炎对于这阵法非常推崇,于是让著名的三国历史研究学者陈寿总结诸葛亮的布阵方法,教授将领,而西晋也凭借这几乎无懈可击的堂堂之阵在很多次对北方的征战之中占据优势。

esp;&esp;只可惜军阵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草原上和狼一样狡猾的游牧民族们却是最擅变化的,很快他们就研究了对付军阵的战术,分割、包抄、迂回,将骑兵和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esp;&esp;也因此在很一段时间中,骑兵俨然都变成了步卒的噩梦,曾经步卒赖以征战的军阵变成了骑兵最喜的猎,以至于到了南朝后期,南朝想要对北方形成足够的军事优势,只能依靠自己的骑兵和师,比如陈庆之,又比如萧诃,都是骑兵将领。

esp;&esp;因此当阿史那金看到对面都是步卒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到害怕,在之前和这些汉人的较量之中,他已经见过了这些汉人行军打仗的僵化,更何况这是在属于突厥人的戈荒漠上,本来就是突厥的狼群纵横驰骋的地方。

esp;&esp;在阿史那金看来,只要自己依靠战的冲击速度快速抢占上风,然后一通来,再一通冲锋,敌人肯定就不战而溃,这四四方方的军阵本不足以抵挡冲锋的骑兵。

esp;&esp;结果谁知敌人竟然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