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1/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esp;&esp;不怪大汉的太尉府参谋们无能,分析不来宇文招的真实意图,因为实际上就连宇文招自己都不知应该何去何从。

esp;&esp;汉军没有攻河南城而是转而围攻洛,甚至真的到了“围攻”,一就把宇文招放到了很尴尬的地步上。

esp;&esp;要说不救援的话,洛虽然城、兵众多,但是面对汉军的械以及数量同样不在少数的军队,不见的就能守住,更何况整个河南之地就只剩了宇文招这一路兵,他若是什么表示都没有自然会被人说是“公私不分”、“见死不救”,尤其是宇文招的有不少都是尉迟迥的旧,尉迟迥被围困,他们还是很倾向于救援的。

esp;&esp;可是要说救援的话,那问题就来了,怎么救?

esp;&esp;宇文招这残兵败将能苟延残到现在是因为李荩忱急着攻洛本不把他们当回事,没错,人家都不把你当回事了,你再冲上去,这不是以卵击石、主动送死么?

esp;&esp;对于宇文招来说,救援洛多就是和尉迟迥一起去死······说句实话宇文招并不想和尉迟迥死在一起。甚至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尉迟迥对于北周的忠诚已经无从谈起,所以不自己去不去洛,尉迟迥都会在某个时候反叛,当然说不定现在已经造反了,只不过宇文招还没有收到消息罢了。

esp;&esp;期以来,大汉对尉迟迥的手段就是用谣言淹没他,既然尉迟迥不识好歹不想转投大汉,那李荩忱也没有必要让白袍闲着。话听一遍两遍或许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听得多了就有效果了,很明显宇文招就是大汉期以来散播的谣言的听信者,所以他对于尉迟迥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尤其是在看到了尉迟迥在函谷关外的表现之后。

esp;&esp;可以说函谷关之战让宇文招失去了对尉迟迥的最后一信心。

esp;&esp;所以宇文招从一开始有限度的支持和信任转变成了对尉迟迥的质疑,甚至专门控制住了尉迟迥的军队。

esp;&esp;而现在宇文招却要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esp;&esp;大汉军队直接去攻洛了,洛城中派人求援,说尉迟迥和王谦决心死守,请求支援。相比之,河南城这边同样在大汉军队的包夹之中,甚至有一支从淅川方向过来的汉军偏师脆直接从河南城外穿过,都没有来找河南城的麻烦,这宇文招和尉迟迥到底谁才是私通大汉的人,要不是因为宇文招的皇室份摆在这里,恐怕大家都得怀疑怀疑。

esp;&esp;不过不人是不是质疑,宇文招都不能在这里等死。

esp;&esp;因此他只能选择率军冒险北上,先渡过谷,汉军正在邙山方向集结,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阻拦宇文招,而宇文招接来就需要选择,到底是率军继续北上去孟津渡河然后逃生天呢,还是向东攻邙山减轻洛守军的压力呢。

esp;&esp;就他本人的想法,当然是前者,尉迟迥不可信,保不齐洛之战只是装装样然后围打援——这事汉军也不是不擅,南蛮最狡猾不过了——所以还不如尽可能的保存大周的有生力量。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