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1/2)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监国太李倓将兴庆边上的一座废弃王府赐给了阁罗凤,还在太极殿上亲自接见了阁罗凤和随行的南诏群臣。

李倓倒是没有为难阁罗凤,只是询问了阁罗凤所立的《南诏德化碑》的事

南诏德化碑石阁罗凤在击败了大唐远征军后,令雕刻的一座碑文,这座碑文也能算是一座文化著,李倓对此十分兴趣。

但是阁罗凤却十分的惶恐,这座碑文的容虽然是追溯大唐和南诏的关系,但是当时正是南诏国力最盛的时候,上面也写了不少歌颂阁罗凤的话。

如今看来,这些话反而显得可笑。

小国就是如此的无奈,在大国博弈中只能充当棋,就算是一时占据优势,在整个历史的尺度上,小国最终也很难保持久的繁荣。

阁罗凤刚刚继承南诏王的位置时候,南诏还不过是大唐的附庸。

后来阁罗凤汉化改革,励图治,又击败了大唐两次远征达到了极盛。

可是极盛之后南诏君臣脑都不清楚,在吐蕃蛊惑兵蜀中,最后惨遭大败,阁罗凤励图治几十年的成果化为灰烬,当年立的碑文成了最大的讽刺。

李倓倒是不在意,这座南诏德化碑传承到后代,依然是国宝级的文,李倓对于碑文上的容并不在意,于是对追随阁罗凤安的前清平官郑回说

“听说德化碑的容是卿起草的?”

郑回接过李倓,知这位监国太英明神武,颇类太宗,也知他绝对不会因为一座碑文难为南诏君臣,应该只是李倓对德化碑有兴趣。

于是郑回说:“外臣曾经让人拓印过一份碑文,随带来了安。”

李倓立刻说:“快呈上来!”

郑回立刻吩咐属,很快拿来一幅大的宣旨,几名太监在大殿上展开,这幅大宣旨拓印的碑文清楚的映帘。

李倓赞叹说:“不愧德化之名啊!”

接着李倓对边的随行大臣说:“颜卿。”

颜真卿如今已经升迁为兵尚书,这次接见南诏安乐公也随侍在殿上。

听到李倓召唤,连忙列拱手。

李倓说:“颜卿的书法众,卿可观此碑,有何评鉴?”

郑回连忙抬起前这个瘦的中年大臣就是颜真卿?

郑回中士的时候,颜真卿的书法就已经名闻天了,这座德化碑的字是郑回写的,在南诏自然算得上一等一的好字。

可是在颜真卿这样的书法宗师前,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郑回有些面发红,不过颜真卿看完之后倒是没有对书法行评鉴,而是说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