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施向我介绍过认知行为疗法,是一针对于心理疾病,通过改变患者不合理认知从而达到治愈目的的疗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顾修对诱使他愤怒的原因转移,用平静代替愤怒,从本上改变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由于本学医的原因,我对于心理学独特的这
引导
质的治疗方式不太信任,我觉得让一个人
兴起来,用外力增加活跃激素的分
是一方面,创造恬静适宜的氛围也是一方面。
但不应该把治疗和人本混为一谈。
人是独特的。
每个人都是。
“为什么要用这样神神叨叨的方法改变他的思想呢?”我非常不解,甚至为顾修到不公。
“这不是神神叨叨,这是科学,”范施说,甚至还解释着理论来源,“是A.T.Beck在60年代发展来的积累前人经验又有创造
的理论。”
我很少见到他这样认真的样,就没有不礼貌地打断他,“但是顾修的
受是我要考虑的,所以抱歉,我无法认同你的观
。”
“你本就不了解顾修!”他说。
我咬了咬,没有反驳他。
我们最后不而散。
争执的起因是我对顾修暂时的逐渐停药治疗期限结束,我觉得顾修状态不错应该延续这治疗方式,但范施觉得这样治疗太慢了。
顾修会怎样觉得呢?
我缓步走近顾修的书房,步踏得一起一落的,像是粘合又脱胶的挂钩,拖连又令人不快。
“说了什么?”他从文件里抬起问我,“范施走了?”
“嗯,”我继续往前走着,到他的座椅边停脚步蹲
,“你想那样吗?是不是我想错了?”
“什么?”顾修摘办公的
镜,一只手伸过来
了
我的
,“想哪样?”
“...能给我讲讲吗?你的事。”我抬
望向他,
向前蹭着他的掌心。
顾修假装不在意地。
我站起来,把他的抱在我怀里,轻轻
痧着他的后脑,“对不起,实在是...我觉得想更了解你...”
顾修把我的手拽到边吻了吻,然后平静地开
。
他回到顾家之后一直被其他公小
欺负,他以为自己的
和爸爸可以依靠,可找到顾华才知
,她才是那些孩
的挑唆者。
他去找顾父,可顾父除了他的成绩什么都不在乎。
“别让你父亲担心。”妈妈对他说。
他就这样过着忍受着欺凌的日,被超负荷的学业压迫着,终于有一天,他反抗了。
“我反抗了,你知然后发生了什么吗?”顾修靠着我抬起
问。
我摇摇,“发生了什么?你成功了吗?”
“怎么会呢?”顾修自嘲地笑了一声。
我忍不住把他搂得更一
。
冬天的太并不
和,十几岁的顾修被扔在别墅积雪的后
园里冻了一天一夜。
他也想过逃跑,可站起来就看见妈妈的注视。
“怎么又让我寒心呢?”她说,叹了气。
其实致命的伤害只是亲近的人的一句失望的话而已。
明明自己觉已经很努力了,努力在化解所有的麻烦,努力承受着痛苦和折磨,可她就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忽略了之前的全
,只看到最后他被父亲丢在积雪里的瞬间。
只看到了他的错误。
对于一些人来说,委屈变成愤怒,而愤怒也是可以积累的,因为没有及时地释放来,所以在日后不足以那么生气的时候每加上一
,就会显得
绪过激。
间歇暴怒障碍的真谛就是,由于
期愤怒的压抑,造成
绪远超
境许可范围,形成目的并非获利的攻击行为。
如果是这样的话...
“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你想生气的时候,就对我生气,”我用手指描摹着他的耳廓,“虽然照范施的说法确实解决得很迅速,但是...”
“嗯?”
“那样还是很委屈你,产生了愤怒却没有倾泻来过,而是通过改变你的想法来消解它。那你太委屈了...”我抱
他,声音不自禁带上了哭腔,“你对我生气就可以了,我们用别的方法治疗,不用改变你的想法的....太委屈你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